采访:朱砂 专家支持:王晨上海心灵花园心理咨询中心、朔源夏东豪心理咨询中心特邀专家心理咨询师 专家调查档案 在婚姻里,你是个多疑的人么?心理学范畴对多疑的解释是,由主观推测而产生的不信任心理,也是一种自我暗示的心理。在婚姻咨询中,多疑是婚姻中最常见的“杀手”之一,在不同性别、年龄的夫妻中都可能发生,给夫妻双方、给婚姻生活带来持续的伤痛。 【事件回放】 冯蕴萍的多疑造成了悲剧性的结果。几个月前,冯蕴萍要住院做心脏手术,住院前,他在车里安装了两个小型监听器。“一来,她一个人出去,我怕她有刮蹭等安全问题,我监听到了也能提前通知一下家属。二来,实事求是地说,我们俩是二婚,她总和她的前夫有来往,我怕自己住院期间,他们发生什么事情。”窃听事件彻底改变了两人的关系。妻子坚决要离婚。两人争执中,冯蕴萍持刀砍死了妻子。 A多疑者大多存在认知偏差 做了多年心理咨询师的王晨,接触过不少因为多疑而让婚姻触礁的个案。王晨指出,多疑的人往往有着不恰当的认知方式。“通常来说,他们的认知模式存在偏差,比如以偏概全、以点概面、循环论证、非黑即白等,这让他(她)无法客观、全面地摄取信息并理性地得出结论,更促使其将所有的分析推理和判断建立在自己假设的信息上,结果进一步验证和强化了原先的臆测,造成疑心更重。” 预设结论、过滤事实、强制性“对号入座”,是多疑的人比较常见的表现。他们在内心早已预设了一个结论,比如,自己的另一半就是个生性轻浮、喜欢拈花惹草的人,出轨是早晚的事情。然后对应着这个预设,将对方的言行举止进行过滤性筛选,把生活中其实无关的事情(比如接到异性的一个电话、临时加班晚归)联系在一起,甚至无中生有地制造出许多所谓的“证据”,从而使自己的这个主观臆断得以“验证”并自圆其说。这样自然更坚信了事先预设的结论,并促使自己去继续寻找新的“证据”。王晨提醒说,如果深陷在这样的恶性循环之中难以自拔,势必影响双方的身心健康、破坏彼此的关系。 B走不出过往创伤认为自己“不配得到” 因为多疑而遭遇婚姻危机的人,一方面让对方很受伤,另一方面自己也很煎熬。所谓“生性多疑”,难道真的是天生的?王晨分析说:“这类人往往内在缺乏安全感与自信心。人的安全感的建立主要在6岁以前,尤其是0—3岁,这个阶段,如果抚养者给予孩子充分的关注与无条件的爱、并且自己的情绪保持稳定、平静,孩子就容易建立起内在的安全感。若在相反的情形下,孩子则往往表现出自我怀疑、对周围世界也充满担心、紧张,并容易出现分离焦虑。成年进入婚姻后,稍有风吹草动就很容易怀疑自己(觉得自己不够好)、怀疑配偶(担心配偶会变心),倾向于采取‘严防死守’的方式来对待配偶。或者尝试各种方式去试探配偶对自己的‘忠心’(潜意识里在追问:‘你会抛弃我吗?’),一旦有天配偶忍无可忍,这位尝试者在伤心之余,也会伴随一种奇怪的轻松感,因为一块悬在心里的石头落地了:‘果然你被我抓住了。’” 另一类人,一直生活在以往创伤的阴影中,内在的“不配得到”心态让自己远离幸福。王晨解释说,多疑心理的产生还可能是创伤引起的一种心理防御,比如个体曾经对婚姻和伴侣很信任,但是遭遇到配偶的出轨等背叛行为,这样的创伤如果没有被很好地处理,往往让个体矫枉过正,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,对配偶的一举一动都疑神疑鬼。再比如,有的个体从小目睹父母婚姻的不幸福,在潜意识里不相信这个世界上有与父母不一样的美好婚姻的存在,即便有,自己也“不配得到”,这样的人往往愿意与配偶一起共患难,但当各方面发展稳定了,反而有种不牢靠、不长久、不真实的感觉,因为他(她)的内在对美好的生活状态有种自己“不配得到”的姿态。 此外,长期自我封闭的人也容易变得多疑。比较典型的是一些全职太太,平时接触的、关注的重点只有老公、孩子,日常活动的区域只限于自家有限的空间,较少与外界接触,久而久之对外部世界感到陌生、紧张,积聚的疑虑、戒备的能量就全部投注到了老公身上。